聚焦丨全国两会中的西工大声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10日、3月11日在北京闭幕。
两会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围绕教育、科技、经济等热点问题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使命在肩,逐梦向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西工大人为两会贡献的智慧和力量。
(以下摘录为部分代表、委员在相关媒体中的发声)
3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图自新华网)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图自新华网)
谈生态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马中平:
(1976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飞行器制造专业)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标对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摘自各界导报
谈航空航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伟仁:
(2008年博士毕业于西工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国正在规划建设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同时载人登月计划也已提上日程,中国离载人登月不会太远。中国首先提出月球科研站的建设,主要考虑月球南极与地球南极、北极一样存在极昼、极夜的现象,而且据科学家判断,有可能在月球南极找到水资源。
——摘自中新网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伟:
(1985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飞机系)
我最为关注也是最让我感到振奋的,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创新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对于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了发展的重点。
——摘自航空工业官微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长红:
(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飞机系)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决立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做好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好“卡脖子”问题,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力。
——摘自航空工业官微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会涛:
(1986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做好航空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论证工作,争取多承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航空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摘自航空工业官微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高级主任设计师 张金华:
(1989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电子工程系)
在现有通用航空运营示范区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点及现有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增设多个通用航空运营示范区,营造区域运营环境,为通用航空发展提供成熟的经验借鉴。
——摘自新华网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光电专业特级技术专家 羊毅:
(1996年在西工大学习一年)
航空装备制造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强,提高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吸引国内更多优质资源进入航空装备链。将航空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能够带动众多产品升级换代,牵引科技创新。
——摘自新华网
谈科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设计所型号总设计师、科技委主任 胡胜云:
(1990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宇航工程系)
有关部门进行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脱颖而出。
——摘自长江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周新民:
(1991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飞行器制造工程系)
国家倡导创新驱动发展,并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信心。大企业应主动承担和组织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重大研发任务,加强技术攻关与集成、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摘自中国经济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卫:
(1976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新时代的基础研究要突出动力性与支撑性、前瞻性与引领性、融通性与颠覆性。给基础研究做规划要尽量解决几个难题,比如对成功率的判断、找谁来做规划、规划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检验规划的有效性。
——摘自中国网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制造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志强:
(1986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更强烈的高质量发展诉求,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需求。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创新,既包括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思维理念方面的创新。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方面,军工行业要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应用和推广这类技术。
——摘自中国航空新闻网
谈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黄迪南:
(1987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工程力学系)
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国家层面要制定碳排放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进一步明确碳排放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操作办法。对于氢能源、储能技术、生物质能等前沿技术出台扶持政策,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摘自西部网
全国人大代表,汉中市委书记 方红卫:
(2007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管理学院)
建议加强国有资产效能监管,关注国有资本战略布局,提高人大监督实效,在立法调研、执法监督检查中建立立法、执法、普法、守法联合机制。
——摘自陕西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 詹纯新:
(1978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
发展工业互联网要强化工业思维,要注重从具备工业底蕴的工业企业中培育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公司,加大扶持力度,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摘自中新网
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陈志列:
(1990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改革开放让深圳的土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现在,深圳的“土特产”是企业家!做民营企业难,做高科技民营企业难上加难。要创新就得先人一步。创新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守旧。
——摘自中新网
谈区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庆伟:
(1988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飞机系)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围绕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重要部署,我省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实现“十个新突破”的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龙江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 黄强
(2006年博士毕业于西工大管理学院)
在下一个五年中,治蜀兴川工作一是经济总量将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实现新的突破。三是乡村振兴迈出新的步伐。四是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新的提升。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五是民生福祉得到新的改善。
——摘自央广网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复生:
(1994年博士毕业于西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建议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必须在科技体制机制等方面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才能聚集更多高端人才,产生更多技术源头,带来技术的有效聚集,最终实现立足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摘自重庆日报
谈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财政厅厅长 丁云祥:
(2008年博士毕业于西工大自动化学院)
基本公共服务、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基本民生保障等投入持续加大。这些安排为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等提供了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保障。
——摘自证券时报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国平:
(1999级西工大思想政治专业校友)
乡村振兴不是单个乡村的振兴,而是面上的全面推进,点面结合、串珠成链、整体振兴。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摘自新华报业网
谈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 吕建中
(2006年博士毕业于西工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共性技术研发投入,针对艺术品交易流通产业链中急需的专项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给予专项支持,重点支持先进的艺术品身份识别技术、艺术品大数据处理技术、艺术品流转溯源技术等,通过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为艺术品的交易和流通提供保障。
——摘自海外网
谈军队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火箭军某基地机关参谋 尹东:
(2010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机电学院)
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实干精神,要求我们要强化战斗队思想,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把练兵备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型,着力提升实战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谈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 吴仁彪:
(1991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电子工程系)
建议高考时间微调到6月的第一个周末,而非固定的7日、8日。建议每个招生单位公布所有自命题考试科目的成绩分布统计值。同时,要尽量给招生单位更大调剂招生自主权,在保障考生和招生单位权益之间取得平衡。
——摘自人民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空军工程大学教授 吴德伟:
(2005年博士毕业于西工大电子信息学院)
我来自军队院校,军队院校是为党、为军育人的。也有着先进的军事文化以及国防教育方面一些优势文化,比如军营开放等一些活动。建议发挥军队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资源优势作用,具体提案的内容包括:一个是搭建平台,二是建立机制,三是常态化交流。
——摘自文化艺术报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程永波:
(2006年博士毕业于西工大自动化学院)
高水平人才一直是粮食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涉粮院校要进一步紧贴粮食行业需求,突出粮食特色,推进粮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与建设,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能力。
——摘自中青报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 贾德昌:
(1991年本科毕业于西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主动对标找差距和不足,积极学习和研讨,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本领,培养更多创新发展能力强、自立自强的高水平人才,更好地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
——摘自东北网
全国人大代表,空军工程大学讲师 古清月:
(西工大航海学院在读博士生 )
建议在兼顾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统筹军地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广大官兵子女的优待体系,保证官兵子女有好学可上,让我们的边防官兵再无后顾之忧。
——摘自人民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张炜: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始终保证正确办学方向,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中国的教育必须符合中国的特点和实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校要明确自身在服务国家发展中的定位,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特色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
往期精彩:
版权所有
整理|王翠萍 贾愫
校友资料来源丨校友会
图片丨新华网
责编 | 雷军
点亮“在看”,为工大声音